《渭南日報》關注蒲城這位醫生
- 作者:
- 發布日期:2024-05-25
- 編輯:宣傳科
- 點擊:30
- 分享到:
“作為一名黨員,時刻要牢記誓言,對得起胸前熠熠生輝的黨徽;作為一名醫師,要不忘初心,對得起醫者這份職業……”這是蒲城縣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于凱寫在工作日記中的一句話?! ?/span>
從醫20多年來,他用仁心仁術點燃“心”希望,先后讓1000余名患者的心臟重獲生機,先后被評為全國第五屆“中青年心血管病學菁英基層優秀醫師”、渭南青年名醫、渭南市好青年、蒲城縣優秀青年。
作為一名醫師,查房是他雷打不動的習慣。即使在節假日,他都要到病房里檢查一下,才覺得心里踏實。他常說:“病人把命交到咱手里,咱要對得起這份信任?!薄 ?/strong>
天冷時,細心的于凱會先用手把聽診器捂熱,再聽診。看病時,會扶著患者慢慢躺下,等檢查完后,再把患者慢慢扶起來?! ?/span>
無影燈下,他身穿30多斤的鉛衣,用一根導絲剝離血管中的堵點,只為燃起“心”希望。手術臺上,他常常一待就是一天,靠喝咖啡提神。有一次,他接連進行6臺急診手術,長達36個小時吃住都在手術室,沒有回家?! ?/span>
2021年3月21日凌晨,電話鈴聲驚醒了睡夢中的于凱?!耙荒行曰颊唢嬀坪笸话l胸部持續性劇烈疼痛,被診斷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甭牭诫娫捘穷^同事急切的聲音,他立即趕往單位?! ?/span>
于凱趕到手術室,穿鉛衣時,發現心電監護顯示異常,患者出現意識喪失、四肢抽搐癥狀?!俺?、除顫!”他邊喊邊沖向除顫儀……經過搶救,患者恢復竇性心律后,發現冠脈血管前降支近端完全閉塞。一根比頭發絲還細的導絲,在于凱的手中緩緩推進,很快到達心臟位置,支架順利抵達“目的地”。堵塞的血管,瞬間暢通?! ?/span>
今年2月9日,除夕夜,于凱正和家人吃著年夜飯。22時42分,手機鈴聲驟然響起,是科室醫務人員打來的。
“我馬上到!”于凱拿上外套,便沖出了家門。0時25分,當完成全部手術流程,目送患者平安離開介入導管室后,大家互相擊掌慶祝。于凱忍不住發了一條朋友圈:“一臺手術做了兩年,跨年了!”
面對兇險的病情,面對患者及家屬充滿信任的目光,于凱總是兢兢業業,不負眾望。他的手機24小時保持暢通,遇到急需手術的急性心梗病人,無論深夜還是凌晨,他給的答復就是:“馬上安排!”
患者眼中的于凱,手術做得又快又好,仿佛沒有什么能難倒他,但身邊的同事、父母、愛人,知道他默默下了多少苦功。
于凱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個心臟模型,方便給患者形象講解復雜的病情。書架上擺滿各類心血管領域的書籍,一有時間他就會研讀學習,不讓自己落伍?!?/span>
近年來,心梗病人越來越多,致死致殘率高。為更有效地搶救病人,于凱和科主任張珍俠開始籌備建設胸痛中心。調整設計方案、優化布局、建立制度,他每天早出晚歸。2020年10月,縣醫院一舉通過認證,成為陜西省首個國家標準版胸痛中心認證的縣級醫院?! ?/span>
由于工作持續高度緊張,于凱吃飯很不規律,患上了胃病。如今,他血壓偏高,需要吃藥控制,且常常失眠。2023年12月,于凱突發神經性眩暈綜合征,躺在病床上動彈不得。時間就是生命。作為心血管內科醫師,于凱更懂得時間的寶貴,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他就迫不及待地返回崗位?!?/span>
作為縣政協委員的于凱,更加關注基層冠心病救治規范化,著力推進胸痛救治單元建設。通過幫扶指導,全縣7家鄉鎮衛生院順利通過認證授牌,胸痛就診綠色通道正從縣城延伸到鎮、村。
“逐夢‘醫’路,不負韶華。每當成功完成一臺手術,心里特別高興,感到累并快樂著……”于凱如是說。(通訊員 秦渭平 李海鵬)
(刊載于2024年4月25日《渭南日報 健康周刊》)